自动发货>收到卡密后>用"QQ登录"方式到本站>在线充值它
资源导航

【阴晋归秦】魏国为什么要把阴晋割让给秦国 139453

培训43.0 MB2021-09-16 09:14:27

所属:音频讲座>ID号:139453

下载

需要20点数下载(1点数=1元)

访客评分

2

700人

资源简介:

【阴晋归秦】魏国为什么要把阴晋割让给秦国——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阴晋归秦】魏国为什么要把阴晋割让给秦国
公孙衍,魏国阴晋人。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微妙的地方,位于函谷关的附近,是魏国和秦国的交界,这个地方你可以说它是魏国的,也可以说它是秦国的,因为它足跨两地,随时随地都可能倒向对方,看样子公孙衍就没打算把自己的祖国定为魏国,自己的出生地在自己出生的时候是魏国的,但现在我可以把它忽悠去给秦国,那我就变成秦国人了。
于是公孙衍就跑去对魏惠王说:大佬,你得想办法和秦国人和解啊,这样才能避免两线作战,两头受气呀。”这完全说中了魏惠王的心事,自从把自己的首都迁到南边来以后,自个儿就像成了受气包一样,说得好听点是四处主动出击,说得难听一点那就叫四面受打。既然心事给说中了,魏惠王自然要追问:有什么好办法呢?”公孙衍一瞧,大鱼上钩了,接下来就说:简单呐,咱割一块地皮给秦国人,等他吃饱了不就不来骚扰了嘛。”魏惠王还愣呢,追问了一句:割让哪一块儿?”公孙衍干了这么多事儿,等就等这句呢,心里早就乐开花了,表面上还非常从容的思量了一下:这个阴晋会比较好。”
这个地方位于现在陕西省的华阴县,不过之前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被划到秦国之后改成宁秦”了,这个地方向东再走不多远就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门户,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函谷关。这个函”就是信函的函”函件的那个函”。函谷关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县南部十一里的地方,见建于颊河岸边。边上有一条红六涧水向北流入黄河。根据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卷四十六当中有记载说:洛阳西至新安,道路平旷。自新安西至潼关,殆四百里,重岗叠布,连绵不绝,古之崤函在此真所谓百二重关也!”重关,指的就是潼关和函谷关,当中的崤”指的就是崤山,这一座山就是函谷关所在的山脉,我们常常说山东六国合纵以抗强秦”,这里的山东六国”,不是说现在的山东省的六个国家,而是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是以崤山为界的。
以前曾经为您讲过崤之战,就是秦国人为了吃郑国的便宜,和那里驻守的两千军士里应外合吃掉郑国,于是就派了西乞术等三个兄弟带了几万的人马向东穿过崤谷关远征郑国,当时他们的老爸蹇叔、百里奚他们是哭着喊着送他们去的说:这一趟你们去就是送死了。”果不其然,在回来的路上,在崤山被先轸设伏,一口气吃的干干净净,这个历史著名的崤之战就发生在崤山。到了战国的时候荀卿进入秦国,路经此地把这里称为松柏之塞”,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地方用两根松柏木,就可以塞住了。
由此可见函谷关确实险要,易守难攻,只有打开了这个关口,秦国人才能冲出中原,而中原的诸侯只有死死地守住函谷关,才能牢牢的掐住秦国的喉咙。公孙衍所说的,要把阴晋之地献给秦国。这一座城市就在函谷关的背后,是秦国通往函谷关要塞的必经之路。函谷关地势固然险要,但是在当时魏国就像一个钻头一样切了进去,使得函谷关的险要之地形同虚设,守住了阴晋也就是等于让函谷关废了,如果这一趟公孙衍行骗成功,毫无疑问就是兵不血刃地替秦国人打通了这一要道,函谷关真正成为秦国天然不可逾越的屏障,也使得后来的秦国狙击六国的来犯成为可能,更为重要的是阴晋函谷关,那是东西走向的,如果这两个地方顺利地连成一线,为日后秦国从当中开辟第二战线,进入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记得几十年前吴起的年代吧,秦国人发动了五十万部队,目的就是为了一举夺下阴晋,结果遭到当时驻守西河之地的吴起重创,牢牢的守住了这一块地方,这个地方战略位置非常的重要,对于魏国来说守住了它不仅可以掐住秦国势力东进,更重要的是等于在秦国的卧榻之侧安了一口钉子,让秦国没办法睡安稳觉,可惜说一千道一万下属再聪明再努力也扛不住一个愚蠢的领导,这个笨的可以的魏惠王在拱手让出西河地区之后竟然还将这个战略要地拱手让出来,结果吴起留给魏国的战略遗产从此丢个精光。
公孙衍忽悠成功了,当然最高兴的就是秦惠文王了,大喜过望,不,应该说是狂喜呀,一喜之下把这座城市怪里怪气的原名给改了,从改成的这个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来自于秦国对阴晋这个地方的重视。新改成的名字叫宁秦”,安宁的宁”,秦国的秦”,得到这个地方就表示秦国从此获得安宁了,而这一切才是公孙衍出力搅和的真正目的,眼光相当的尖,手段相当的毒,魏惠王被骗的要死要活却浑然不知,而公孙衍也由此把自己的出生地从魏国直接划到了秦国,自己也堂而皇之地从魏国人变成了秦国人。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说的估计就是魏惠王这种人了。
一块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就是因为魏惠王的愚蠢,或是换句话来说,正是因为公孙衍的聪明,终于落到了秦国人的手里,秦国人终于搭好了向中原进发的跳板。周显王37年就是公元前332年,鉴于公孙衍先生对于秦国的霸权主义的杰出贡献,秦惠文王任命他为大良造,公孙衍终于达到他曲线救国的目的,从魏国人顺利变成了秦国人,而且变成了秦国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良造,想要通过绥靖政策换取和平的魏惠王,还没来得及放飞和平的白鸽呢,自己就变成了秦国人餐桌上的乳鸽了,新一轮的灾难带着硝烟扑面而来了。
公元前330年也就是公孙衍出任秦国大良造之后的两年,秦国大举攻入魏国的腹地,兵围焦城、曲沃两座城市,这两座城市分别位于河南的陕县和山西的闻喜县。魏国人没办法,打又打不过,守又守不住,只能再次割让少梁、西河地区给秦国换取那两座被攻陷的城市,可能您会问,西河之地不是在公元前340年,已经给秦国占领了吗?魏国人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东迁首都到大梁的吗?这就怪了呀。魏国什么时候又拿到西河之地了,而在这一次又把它给献出去了说不通吧。
的确,这在历史上也有争论,到了元朝有一个人叫胡三省,他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觉得在十年前就是公元前340年,魏国只是把地图献出去,在意义上献出了西河之地,而实际的控制权还捏在自己手里,到了公元前330年,这一次被秦国人打败了,才是真正的实质性的割让,也就是说经过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秦国人终于完成了对西河地区的全面军事占领,对于秦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时刻,魏国在西面修筑起来的防御秦国人的长城,被秦国人彻底地甩在身后,成了家里的院墙了,而黄河真正成为双方共有的军事缓冲区,当年魏武侯所赞叹的魏国之宝也就没了。广阔的中原腹地从此门户洞开无险可守,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阻挡秦国的东进之路,而秦国人自己想止住步伐也止不住了。里面金山银山珠宝玉器取之不尽,一览无余,唾手可得,谁不要?傻子才不想要。
果不其然,一年之后,就是公元前329年,秦国人从两翼发动总攻,在北面渡过黄河攻占了黄河东岸的汾阴、皮氏,这两个城市分别是今天山西的荣河和山西的河津。终于在黄河东岸,占有了一块滩头阵地,而在南线沿着函谷关要塞北上攻占了交城就在今天的河南省陕县,这一座城市就是在一年以前魏国用西河之地换回来的,仅仅一年时间秦国人又把它吃回到嘴里了,魏惠王彻底成了折翼的天使,各种郁闷多样烦恼,倒霉到内伤。
魏国并不因为献出了西河之地就得到了自己的太平,残酷的历史和铁一般的事实再一次,并继续证明下去,绥靖政策是一个愚蠢透顶的政策,是一个典型的鸵鸟政策,别人不会因为你的软弱而放过你的。当然这整个事件当中最高兴的就是公孙衍先生,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登峰造极的阶段,他太得意了。不过老天爷是很公平的,正当公孙衍暗自庆幸天下无敌手前途很光明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给他送来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让他头脑发晕摸不着北的礼物,这一份礼物就是当头一棒,这个人就像传说当中的侠客,不过他闯荡江湖靠的不是剑,而是一条柔若无骨的舌头,这条舌头不仅搅了公孙衍的好事,也把当时战国很不太平的国际局势,搅的越发的鸡犬不宁鸡飞狗走,更重要的是这一条舌头也把所谓的纵横之术推向了白热化,这个人毫无疑问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纵横家的典型代表人物,我在想如果能把这一段历史搬上银幕,那么这个家伙在列国之间穿梭往来巧舌如簧的情景,精彩的程度一定不亚于军事上的冲锋陷阵,枪林弹雨,喊打喊杀,战场上的血肉横飞当然可怕,但是在智力上的决斗却更让人感到恐怖,因为他在暗处防不胜防,往好里说那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难听一点那就是口蜜腹剑、乖嘴蜜舌,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仪。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现在仅需¥20点数
市场价 ¥512 立即下载 点数购买规则 报告下载错误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